紅海危機結束,集裝箱海運價格面臨暴跌
2025-01-21 14:13:53
來源:
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1-21 14:13:53
來源:
2025年如果紅海危機結束,集運業(yè)可能會迎來另一種“腥風血雨”。紅海危機的緩解對集裝箱海運價格產生了顯著影響,市場正面臨運價暴跌的壓力。由于運力過剩運價下跌,部分班輪公司業(yè)績已經出現(xiàn)虧損。
危機下,通過紅海的貿易量下降了60%,全球航運市場通過繞行好望角消化了集裝箱運輸市場的過剩運力,推高了海運價格,使得2024年成為班輪公司史上利潤第三高的年份,僅次于疫情期間。然而,隨著紅海航道恢復正常,大量運力重新回歸市場,尤其是亞歐航線的運力將顯著增加,導致市場供過于求。此外,2025年新船訂單的交付也將進一步加劇運力過剩。
2024年全球集裝箱船隊運力增長了10.6%,換算成艙位約300萬TEU,其中至少176萬TEU被部署到亞歐航線上,全球只有0.6%的集裝箱船閑置。結束繞行,亞歐航線重走蘇伊士運河,代表著這些運力將進入過剩狀態(tài),全球集運市場將供過于求,即期運價迅速下跌。船公司要么打價格戰(zhàn),要么積極進行運力管理。2025年初,集裝箱運價指數(shù)已出現(xiàn)明顯下滑,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(shù)(SCFI)環(huán)比下降8.6%,創(chuàng)下自2024年10月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。市場情緒疲軟,且隨著春節(jié)前搶運潮的結束,需求進一步減少。2月,航運聯(lián)盟將進行重組,服務網絡調整可能導致短期中斷。這種調整可能進一步影響市場供需平衡,導致運價波動。危機結束后,船舶運營成本降低,班輪公司可能會通過降低運價來爭奪市場份額。此外,2024年班輪公司因繞行獲得的高利潤難以持續(xù),未來可能面臨價格戰(zhàn)的壓力。
紅海危機的結束大船批量回歸雖然緩解了航運市場的緊張局勢,但也帶來了運力過剩、需求減少和市場情緒疲軟等問題。綜合來看,集裝箱海運價格在2025年面臨較大的下跌壓力。不過目前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。